中国书法的“变化”是生命力所在
中国书法的“变化”是生命力所在
发布日期:2014-07-23 11:18:23    来源:北大国学商道    已有:320人浏览

世界各国文字书写中,没有任何其他文字像汉字一样,最终发展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且源远流长。这足以显示出中国书法的强大生命力。北大国学

那么,中国书法生命力到底来源于哪里?我认为,就是两个字:变化。没有“变”,就无法诠释“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”诸体之演进历史;没有“化”,更无法理解万变不离其宗的书法魅力。

从创作实践上看,需要变。书圣王羲之在《兰亭序》中反复出现几十次的“之”字,却无一雷 同,可谓变化莫测,风致别然。思想的温度决定书法的变化。历史上一些耳熟能详的书法家,例如隋唐时期的欧阳询、颜真卿、张旭,宋代的苏东坡、黄庭坚、米芾 等,无一不是在书法的风格和形式上进行着不懈的创新与变革的勇士,并坚定地走出了一条既属于时代,又融入鲜明个性的路子,留下了不计其数的里程碑式的不朽 篇章。

从创作理念上看,需要变。考察中国书法的历程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深思:上下五千年,能立足 于书坛的无一不是其个性风格独树一帜使然。盛唐“王书”一统天下,被视为正宗,而“张颠、素狂”一说也出现了。这一说法,说明其影响之广、特点之巨,但也 说明出现之初人们对其评价的略带贬义。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,狂草书派终于确立了其在书法史上应有的地位。一度褒贬兼有的“张颠、素狂”之说不但没有了 贬义,反而成为对狂草至上的评语。

从书法家的发展上看,更需要变。康有为在书法上的求“变”思想颇具代表性。他在《原书》 中说:“书法与治法势变略同,周以前为一体势,汉为一体势,魏晋至今为一体势,皆千数百年一变,后之必有变也,可以前事验之也。”也有学者认为,中国汉字 诸体的形成与发展期以魏晋为分水岭,之后,中国书法风格流派的“变化”才呈百舸争流之势。

总而言之,师古而不泥,乃书者之上品;出泥而不染,乃法家之大德。

一般情况下,师古而不泥的创新冲动会不由自主地渐渐体现在手感、书感、情感的下意识之 中。独创阶段不是一个在意识层面与以往截然分开的阶段,而是创新冲动自始至终潜隐在气质深处,千呼万唤,千锤百炼,润物细无声的阶段。书法会渗透在人的灵 魂当中,书法精神会在书法家身上体现出来。书法是有灵魂的,我们看到历史上一些名帖的时候,感觉通过这些作品,能够联想到书法家所处的那个时代,联想到书 法家本人的人文素养和创作状态,能够捕捉到他很活化的精神层面的东西。

所以,我觉得书法是有生命力的。它是书法家生命的记录。如果只是模仿他的字体,而不研究他书写时的心情以及他背后人文的东西,即便你写得再像,也是肤浅和表象的,并没有走进书法家的内心,也不会找到书法的生命力之所在。

中国书法之生生不息,其原因惟在于此。

欢迎登陆北京大学总裁培训官网,这里汇聚着中国优秀的企业家,政治家等,是您学习失业一流管理知识与结实高层人脉的平台,如果想咨询北京大学工商管理、北京大学博雅领袖、北京大学首席产业投资人(LP、北京大学女生学堂,请您可直接进行在线咨询,也可电话联系招办负责人:苏老师15600282713 !在线QQ1473679870 请注意认准:2014年本校(官方)唯一报名处!

 

研修班经典课程更多...
  • Copyright©2010-2019 zcceo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总裁CEO培训网   北京华商时代咨询有限公司技术支持
   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路     [ 京ICP备14042848号-1]]
-